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是惠州市高三学生一次重要的大型综合性测试,本次考试采用3+X形式命题,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试卷答案即将发布在本页面,另外,2017惠州三模语文及数学试题答案已经发布,请点击查看: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答案(2017.01.06)
政治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B
C
C
A
C
A
D
A
C
B
A
C
38(1)(总分14分)
①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传统产业要主动向产业互联网时代进行转型,互利共享资源、提高利用率,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4分)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改造,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4分)
③推动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传统产业要利用“大数据”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体系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转型升级。(3分)
④劳动者是生产活动的主体。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大数据”下的劳动者素质,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3分)
38(2)(总分12分)
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将“大数据”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3分)
②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对大数据战略进行超前立法,
为大数据实施过程提供法律保障。(3分)
③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府要积极履行职能,利用“大数据”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为人民提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3分)
④公民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公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利用“大数据”对政府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3分)
39(1)(总分10分)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利用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使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命力。(3分)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基础,以互联网时代为契机,推动不同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交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不断丰富本土文化。(3分)
③依托互联网技术,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方面的作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分)
(2)(共12分)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分)既要看到优秀互联网文化对
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要看到低俗、落后和腐朽的网络文化对经济社会的负面作用。(2
分)
②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对待网络文化发展
中的利与弊要分清主次,辨别真伪,趋利避害,防止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2分)
③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正确看待当前中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及
所带来的问题,反对对待网络文化一刀切。(2分)
(3)(共4分,每点2分,总分4分)
①利用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播先进文化,奏响文化主旋律。(2分)
②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历史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C
C
B
C
C
B
B
A
D
D
A
40.答案要点(25分)
(1)国家统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的突破;君主专制度下皇权至上的理念;儒家传统礼法制度;外来思想(佛教文化的传播)的传入;自然环境和地方民俗的差异; (每点2分,任答5点给10分)
(2)变化:中西方式交融;出现新型建筑和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住宅开始走向商品化;应用新材料和现代技术。(每点2分,任答4点给8分)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运动的推动;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技术的进步。(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答出4点给7分)
41.答案要点(15分)
本题的给分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1.选题(2分)。论题须围绕“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展开,才可得2分,如果跑题,不得分。
2.论点(2分)。论点(结论)须围绕“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二者的关系展开,才可得2分。
注:(1)有的考生的论题其实也包含了论点。若此,可得4分。
(2)有的考生的论题并没有观点。若此,只可得2分。
(3)由于答题习惯,如考生的观点放在行文末尾亦可。
3.结合史料,史实依据(4分)。具体分成两个给分点,每个给分点各2分。
第一个给分点:要求:“结合史料”(2分)。
第二个给分点:要求: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举例展开论述(2分)。
4.具体论证(4分)要求:要紧扣论题,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参考示例一:
论题:权力转移推动国际秩序的变迁
论点:15世纪至19世纪,西方的崛起推动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论证:15世纪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西方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纷纷确立;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方的崛起。随着西方的崛起,欧美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倾销商品,拓展世界市场,20世纪初确立起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秩序。